2003年,“北大才子”陸步軒因賣豬肉而走紅。此后,他進入體制內(nèi)工作。近日,50歲的他宣布已辭去公職,回歸豬肉攤。從屠夫到公務員再到屠夫,陸步軒13年后的的角色輪回,卻不再是被動謀生,而是主動選擇。圖為2016年9月19日,陸步軒再次現(xiàn)身廣州的豬肉檔賣肉,刀法依舊純熟。視覺中國
更多精彩:
火熱的田野
佛坪“流水席”
老藝人的剪紙藝術
陸步軒出生于陜西關中農(nóng)村,1989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yè)后,恃才傲物的他回鄉(xiāng)工作,單位是計經(jīng)委,但沒編制沒房子,因此被迫下海,接連失敗后,又做了4年的職業(yè)賭徒。圖為2003年,陸步軒展示塵封多年的北大畢業(yè)證。華商報 李杰/視覺中國
陸步軒的前妻當初因為北大的光環(huán)而嫁給他,在遭遇種種不順后,兩人于1996年離婚。2000年前后,在現(xiàn)任妻子的提議下,陸步軒開始了門檻低、收效快的擺攤賣肉生涯。圖為2003年,陸步軒和妻子在出租門面房里小憩。華商報 李杰/視覺中國
經(jīng)營肉鋪的那些年,陸步軒常去隔壁的小賣部買酒買煙,但從來不買書報。他干脆假裝文盲,別人看到他的一手好字,多以為他“自學成才”。圖為2003年,陸步軒在肉鋪為顧客切肉。華商報 李杰/視覺中國
陸步軒賣肉很辛苦,妻子在閑暇時間為他剪掉手上的老繭。華商報 李杰/視覺中國
2003年,賣豬肉的事被媒體曝光后,陸步軒突然有了當年考上北大時的被關注度。曾經(jīng)夢寐以求的公務員大門,也終于向他敞開。2004年,38歲的他被政府安排了工作,這次有編制。圖為2005年,已在長安區(qū)地方志辦公室上班的陸步軒,對當前工作非常滿足。他說:“現(xiàn)在這條件美得很,地方也大,休息的時候,想咋躺就咋躺。” 華商報 李杰/視覺中國
圖為2004年,陸步軒回到鄉(xiāng)下家里看望父親。其父時年73歲,對于陸步軒有了穩(wěn)定的工作,很是滿意。華商報 李杰/視覺中國
雖然進入了體制內(nèi)工作,但陸步軒并沒有完全放棄豬肉生意。他一邊上班,一邊請別人打理。直到2010年,豬肉食品安全問題嚴重后,才徹底不做。10年間,陸步軒靠賣豬肉掙了200萬,而他上班的工資也不過區(qū)區(qū)幾千塊錢。圖為陸步軒當年開的“眼鏡肉店”。華商報 李杰/視覺中國
2008年,陸步軒認識了同是北大校友、也經(jīng)營著豬肉生意的陳生,彼時陳生已是擁有4家公司、有接近2000個員工的大老板。2009年,兩人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了“屠夫?qū)W?!?。擅長文字的陸步軒專門寫出了14萬字的教材,還親自授課,有了榮譽校長的新身份。圖為兩人在一個酒席上做出同樣手勢。南方都市報 馮宙鋒/視覺中國
圖為2013年,上?!巴婪?qū)W?!笔着厴I(yè)生參加分割考試。
2013年4月,陸步軒受北大之邀回母校演講時說,“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說完幾乎哽咽。此番言論一出,引發(fā)輿論嘩然。有不少批評者認為,職業(yè)沒有貴賤,陸步軒這番話才是對母校的抹黑。華商報 陳團結/視覺中國
而北大老校長許智宏為此演講致辭時說,“北大學生可以做科學家,也可以賣豬肉?!眻D為陸步軒、許智宏和陳生相談甚歡。華商報 陳團結/視覺中國
圖為2013年4月,陸步軒行走在北大校園里。華商報 陳團結/視覺中國
圖為2013年4月,陸步軒接受央視《看見》欄目專訪。柴靜問他對未來有什么期待,他的回答是,“不知道,命運基本上不掌握在我手里?!比A商報 陳團結/視覺中國
短暫的北京之行后,陸步軒又回到了家里,繼續(xù)普通人的生活。圖為2013年4月15日,西安,陸步軒騎著電動車接下晚自習的女兒。華商報 陳團結/視覺中國
圖為2013年4月15日,西安,陸步軒給兒子輔導功課。華商報 陳團結/視覺中國
在地方志辦的12年里,陸步軒一直忙于各種具體事務,一年就要寫二三十萬字的材料。深陷繁雜的工作,他根本沒有時間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只能淪為一個“文字匠”,更不要說成為“大家”了。圖為2015年5月7日,陸步軒在辦公室改寫稿件。即使女兒馬上要高考了,他也顧不上照顧。 華商報 李杰/視覺中國
而在當公務員的12年間,陸步軒賣豬肉賺的200萬也花得幾乎分文不剩。他曾自嘲說,公務員還是沒有賣豬肉實惠。如今辭去公職重回肉攤的他表示,“過去我是匠,賣豬肉的匠人,現(xiàn)在我想成為家,一個豬肉方面的專家。”圖為2016年6月7日,陸步軒在天津簽贈新書《北大屠夫》,市民紛紛與之合影。游思行/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