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在安徽省渦陽縣輝山村,侯傳宇離開家前往輝山烈士陵園。 幾乎每日,68歲的侯傳宇老人都會拖著蹣跚的腳步,在兒媳的攙扶下,攜帶一根拐杖、一塊抹布和一個馬扎,爬上數(shù)十級臺階,來到輝山烈士陵園,將園里的墓碑擦拭干凈,花圈整理齊整,然后坐在馬扎上回憶過去。這樣看似單調的守陵掃墓,從1984年開始,侯傳宇已經(jīng)堅持了37年。 位于安徽省渦陽縣輝山村的輝山烈士陵園始建于1945年,為紀念新四軍第四師第十一旅300余名烈士而建。那時,侯傳宇的父親侯小臣是新四軍的交通員,看到新建的烈士陵墓遭到日偽軍的破壞,便決定留下來為烈士守陵。兒時的侯傳宇,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對新四軍保家衛(wèi)國、舍身為民的光輝歷史熟稔于心,埋葬在此的新四軍烈士,犧牲時最小的只有16歲,最大不過30多歲。1984年,侯小臣臨終前將30多歲的侯傳宇叫到身旁,“新四軍十幾歲的戰(zhàn)士都能保家衛(wèi)國,上陣殺敵,犧牲在這里,咱們要為他們守陵掃墓”,父親的話感動了侯傳宇。 2020年,侯傳宇突發(fā)腦梗,守陵的事讓病床上的侯傳宇放心不下,兒子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兒媳劉紅麗接過了守陵的接力棒,如今,侯傳宇盡管腿腳不便,依然幾乎每天來到陵園?!耙淮淮模乙蚜陥@守下去”,侯傳宇說。 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4月22日,在安徽省渦陽縣輝山村,侯傳宇(左)在兒媳劉紅麗的攙扶下走向輝山烈士陵園。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4月22日,在安徽省渦陽縣輝山烈士陵園,侯傳宇擦拭烈士墓碑。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4月22日,在安徽省渦陽縣輝山烈士陵園,侯傳宇整理花圈。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4月22日,在安徽省渦陽縣輝山烈士陵園,侯傳宇(右)向兒媳劉紅麗講述新四軍烈士的故事。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4月22日,在安徽省渦陽縣輝山烈士陵園忠烈祠,侯傳宇的兒媳劉紅麗在打掃衛(wèi)生。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4月22日,在安徽省渦陽縣輝山烈士陵園,侯傳宇在打掃完畢后坐在馬扎上休息。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4月22日,在安徽省渦陽縣輝山烈士陵園,侯傳宇走出陵園。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青山埋忠骨 三代守陵人
作者:杜宇
來源:新華網(wǎng)
2021-04-26
4月22日,在安徽省渦陽縣輝山烈士陵園,侯傳宇走出陵園。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