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后,隨著碳水化合物吸收,血糖也逐漸升高。部分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卻難以控制,即使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也難以控制,這讓他們甚是著急,那到底是什么導致的餐后血糖升高呢,
引起餐后血糖升高的因素有哪些?
1、飲食結(jié)構(gòu)不合理
飲食嚴重影響糖尿病治療,不合理的飲食結(jié)構(gòu)會影響血糖控制。很多糖尿病患者喜歡吃泡飯或各種粥類,雖然熱量低,不過容易被消化,會升高餐后血糖。另外,每天攝入太多熱量,吃升糖指數(shù)較高的食物,如地瓜、山藥或土豆等都會使得餐后血糖升高。
2、沒有正確服用藥物
無論是口服降糖藥還是注射胰島素,在使用方面有很多需注意的小細節(jié)。沒有選對胰島素劑型和劑量,會導致血糖波動大;口服降糖藥物失效、沒有掌握口服降糖藥的給藥方式、注射胰島素的方法和時間不對等都會影響餐后血糖;其他藥物同樣也會升高血糖,如避孕藥和利尿劑以及抗菌素,還有皮質(zhì)激素等。必須掌握用藥的正確方法和時間,若餐后血糖難以控制,需聯(lián)合用藥。
3、缺乏運動
運動能輔助降低血糖,但相當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長時間坐著不動,缺乏運動,這是引起餐后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所以少坐多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以上,如快步走、慢跑或散步等。
4、情緒波動太大
血糖也容易受到情緒影響,若過度悲傷焦慮或恐懼等可刺激糖皮質(zhì)激素和兒茶酚胺分泌,這都屬于升糖激素,會使得餐后血糖升高。因此要保持積極樂觀心態(tài),不管對待任何事都要坦然處之,學會調(diào)節(jié)情緒。
5、胰島素分泌不足
吃飯后約30分鐘左右餐后血糖達到巔峰,只要胰島素分泌正常,血糖會逐漸降低,一直降到正常狀態(tài)。但糖尿病患者伴有胰島素抵抗或分泌不足,無法及時消耗所吸收的糖分,從而使得餐后血糖升高。
如何控制餐后血糖?
1、調(diào)整飲食
嚴格控制每天總熱量攝入,保證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感覺七分飽即可,遠離升糖指數(shù)較高的食物。采取少量多餐原則,保證飲食量跟藥物量,還有血糖水平相適應,餐前和餐后血糖波動不能大于2.2毫摩爾。平時可以多吃含膳食纖維以及蛋白質(zhì)的食物,這樣能延緩餐后血糖升高速度。
2、適度運動
飯后一個小時可適當活動,優(yōu)先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項目,運動30~40分鐘左右,運動強度不能太大。保持適度運動不僅僅能降低血糖,而且也能保護胰島功能,幫助緩解生活壓力,進而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溫馨提示
找出引起餐后血糖升高的原因且對癥處理,同時要定期監(jiān)測血糖,正確服用藥物。建立良好的作息習慣,及時釋放生活壓力,避免熬夜,避免大喜大悲。糖尿病患者應監(jiān)測餐后血糖,保證餐后血糖穩(wěn)定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