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時而暖和,時而寒冷,尤其是在早晨和晚上氣溫較低,中午氣溫高。皮膚作為身體的一道防護線,最易受到損傷,患皮膚病的風險高,比如面部過敏性皮炎、牛皮癬和濕疹、皮膚瘙癢癥等,那該如何應對呢。
為什么秋季是皮膚病高發(fā)期?
1、天氣干燥
北方秋季雨水天氣少,空氣中的水分子較少,皮膚表面的水分易流失;秋季新陳代謝速度減慢,皮脂腺以及汗腺分泌功能下降,皮膚中的水分和油分減少,從而造成皮膚干燥、皸裂和脫屑,皮膚易瘙癢,同時使得皺紋增多且加深。
2、氣溫變化大
秋季早晚溫差大,使得免疫功能下降,易受到細菌、病毒或真菌等感染,增加患癬類疾病和帶狀皰疹等風險。
3、紫外線強烈
秋季紫外線強烈,尤其是10:00~15:00,戶外活動時間長易導致皮膚灼傷和老化。
秋季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1、過敏性皮膚病
皮炎和濕疹等是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主要特征是皮膚上長紅斑、丘疹以及瘙癢等。平時應做好室內(nèi)通風和清潔,嚴格按照醫(yī)囑口服抗組胺藥,外涂抹糖皮質(zhì)激素或爐甘石洗劑。
2、感染性皮膚病
手足癬、灰指甲、體癬和股癬等是常見的感染性皮膚病。高溫潮濕環(huán)境正適合真菌滋生,再加上氣候變化、抵抗力下降等而誘發(fā)感染性皮膚病。主要特征是皮膚上長紅斑或水泡,同時伴有皮膚刺痛感和灼熱。秋季最常見的就是帶狀皰疹,早期只是出現(xiàn)疼痛,無紅斑和水泡;一直拖著不治療可造成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影響生活質(zhì)量。
溫馨提示
為能預防皮膚病,秋季應做好皮膚保濕和防曬。皮膚表面有一層脂肪膜,本身秋季干燥,頻繁洗澡、洗澡水溫太高、洗澡時間太長、經(jīng)常用強堿性的肥皂或沐浴露等均會破壞脂肪膜,降低皮膚防護功能,導致皮膚干燥、易過敏,所以應減少洗澡次數(shù),洗澡后及時涂抹含油脂的護膚品。調(diào)整好飲食,多吃香蕉、銀耳和梨以及蘋果等,具有養(yǎng)陰清熱和潤燥效果,也能為皮膚提供營養(yǎng)。拒絕吃易過敏或刺激性的食物,比如魚蝦蟹類、辣椒和濃茶以及濃咖啡等。秋季應做好防曬,選擇防曬指數(shù)達到15%的防曬霜。同時應注意身體保暖,及時消除悲秋情懷,保持規(guī)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