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寒冬季,正是吃堅果的好時機,不少人習慣一邊吃堅果,一邊玩手機或看電視。銷售量最好的堅果是瓜子、花生和開心果、碧根果等,其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營養(yǎng)價值極高,算是天然的美食。不過變質的堅果可能會威脅身體健康,尤其是堅果有以下幾個特征時千萬別吃。
堅果有哪些特征時不能再吃了?
1、霉變的堅果
有些堅果易受到黃曲霉菌污染,從而發(fā)生霉變,產生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是公認的致癌物質,其毒性遠遠超于砒霜,攝入一點點就會造成發(fā)燒和嘔吐,甚至增加患肝癌風險。所以發(fā)霉的堅果不能吃,吃堅果時嘴巴中有苦味、霉味或辛辣味應立即吐出,然后用清水多漱漱口。
2、有哈喇味的堅果
堅果中含有大量脂肪酸,錯誤的儲存方式可產生腐敗,降低口感。油脂腐敗后可產生一種小分子酮類和醛類等有害物質,影響機體健康。有些不良商家為能掩蓋哈喇味,制作過程中加入大量糖精、香精和花椒等調料,一般變質堅果常常發(fā)生在奶香味或咸味以及五香味的堅果里,所以應謹慎選擇。
3、用過石蠟的堅果
有些商家加工堅果時會添加石蠟,其目的是讓外表更加鮮亮,不易變潮和變軟;還有一些商家堅果放置時間太長,顏色變差,往往在加工過程中添加石蠟以次充好。所以購買時應仔細觀察堅果外表,外表油光程亮的盡量不要選購。
4、炒焦的堅果
堅果中含有太多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脂肪,一般加熱并不會被破壞。不過堅果炒焦后溫度升高,會使得營養(yǎng)物質轉化成致癌物,如雜環(huán)胺和苯并芘等。
5、口味太重的堅果
口味太重的堅果添加太多調料,如香精、糖精以及食鹽等,口味越重,堅果隱藏變質的風險就越高。
6、灰塵散落的
有些銷售人員從來不用遮擋物遮住堅果,使得表面散落太多灰塵,所以購買時應看一看放置堅果的器皿底部。
溫馨提示
通過正規(guī)渠道選擇大品牌的堅果,這樣更加放心健康。首選真空包裝的,同時應檢查包裝有沒有破裂;一般堅果的保質期約8~12個月,因此購買時應仔細看一看生產日期,生產日期越近越好,因為放置時間太長可能會出現氧化酸敗。另外,堅果打開包裝后應立即吃完,放置時間越長,食物越容易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