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廚房出現頻率較高的食材,營養(yǎng)價值,價格實惠,不僅含有優(yōu)質蛋白質,而且含豐富的維生素和卵磷脂以及脂肪,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網上流傳:雞蛋是膽固醇較高的食材,可增加肝臟負擔,不適合肝病患者,這真的如此嗎。
肝不好是否能吃雞蛋?
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把膽固醇當做洪水猛獸,自身能合成膽固醇,參與器官細胞組織合成,尤其是腎臟、大腦和肝臟等,膽固醇在正常范圍內有益于肝臟健康。研究發(fā)現,身體中70%的膽固醇由自身合成,在食物中獲取的膽固醇很少,每天吃1~2個雞蛋并不會影響膽固醇含量,也不會影響肝臟健康,由此可見,肝不好者能吃雞蛋。
肝不好者堅持吃雞蛋有哪些好處?
1、維持新陳代謝
新陳代謝即循環(huán)系統(tǒng)運轉,通過新陳代謝是否正常來評估機體健康程度。肝臟是新陳代謝的中心站,肝不好者新陳代謝速度減慢,使得代謝不順暢。雞蛋黃中含卵磷脂,在體內產生脂肪乳化作用,可生成細小的氨基酸顆粒穿透血管內壁,為身體提供所需能量,加快新陳代謝速度,促使新陳代謝循環(huán)順暢。
2、利于肝細胞修復
肝主藏血,又具有代謝功能,同時也能自我修復和再生;肝病患者肝功能減退,修復和再生能力下降。不妨每天堅持吃1~2個雞蛋,為肝細胞修復提供支撐,提高肝細胞活性,提升肝臟自愈能力。
3、增強抵抗力
之所以肝臟會出現炎癥反應,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紊亂,使得大量炎癥因子聚集。雞蛋中含優(yōu)質蛋白質,氨基酸比例接近于人體需求,能為免疫細胞提供能量,增強免疫力,降低炎癥風險。
對肝不好者來說,該選擇蒸雞蛋還是煮雞蛋?
推薦蒸雞蛋,能讓蛋白質結構分解成較小的氨基酸顆粒,易于吸收,但蒸的時候應少放調料和油。若不喜歡吃蒸雞蛋,也可以直接水煮雞蛋。
溫馨提示
雖然肝不好者可以吃雞蛋,也能帶來眾多好處,但某些情況下應少吃或不吃。一種是慢性肝炎所造成的肝性腦病者,雞蛋中的蛋白質可加重代謝負荷,促使病情惡化;一種是重度乙肝感染,特別是蛋白質代謝異常時應遠離雞蛋,同樣應嚴格控制每日蛋白質攝入量,防止加重肝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