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扁鵲,相必我們每個人對這個名字都非常熟悉。他生活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古代神醫(yī)的代表。他醫(yī)術高超,因在游醫(yī)虢國之時,巧醫(yī)虢太子“尸厥癥”,使之起死回生,因此被人稱為神醫(yī)。他一生行善積德,醫(yī)治好無數(shù)病人,最終卻不得善終,這是為何呢?
(扁鵲) ? ? ? ? ? ?
說起來,扁鵲之所以能成為神醫(yī)和他與人為善和慧眼識人不無關系。
本來,扁鵲年輕的時候只是一家客店的領班。
但由于天天接觸南來北往的客人,他練就了一套慧眼識人的本領。
比如,他就覺得有個叫長桑君的客人,雖然其貌不揚,穿著樸素,但他總認為這是個奇人,所以他對長桑君一直特別恭敬。
如此過了十數(shù)年,年老的長桑君因為受到扁鵲的優(yōu)待,于是暗中叫來扁鵲,并悄悄告訴他,自己有祖?zhèn)麽t(yī)方?,F(xiàn)在自己老了,所以就把醫(yī)方傳給他,并且囑咐他,千萬不要聲張出去。
自從得到醫(yī)方后,扁鵲便一邊學習醫(yī)術,一邊行醫(yī)救人。由于結合了實踐,扁鵲的醫(yī)術大為精進。
不過,第一個讓扁鵲名聲大振的,還是晉國大夫趙簡子。
這天,趙簡子的家人慕名找到了扁鵲。原來,趙簡子已經(jīng)不吃不喝昏睡了5天5夜了。
扁鵲利用他高超的醫(yī)術,很快就治好了趙簡子的昏睡癥。
趙簡子醒來后,為了報答扁鵲,就將扁鵲所居的蓬鵲山一帶的4萬畝山田,都賜給了他。
這樣一來,扁鵲雖不是王侯將相,卻也有了豐殷的食邑,大可一世富貴無憂了。
不過,扁鵲志在治病救人,并不愿意做個富家翁。于是他背著藥箱,開始他周游列國的旅程。
在經(jīng)過虢國的時候,扁鵲聽說虢太子“暴厥而亡”,起了疑心。他找到虢國的中庶子,請求查看虢太子的“尸體”。
在得到允準后,扁鵲通過“察言觀色”,診斷出虢太子患的是尸厥。于是他對虢太子施以針石,又行推拿,然后輔以湯藥。不久后,虢太子竟起死回生了。
虢太子感激扁鵲的救命之恩,同時更驚嘆他的醫(yī)術。所以太子也不做了,干脆拜扁鵲為師,并跟隨他四處行醫(yī)。
(網(wǎng)絡配圖) ? ? ? ? ? ?
扁鵲不光醫(yī)術高明,他還很有頭腦。
比如他行到趙國的都城邯鄲時,看到趙人非常重視女性的問題,所以他就在那里開起了專治婦女各種疑難病癥的婦科。
再比如,他行到周天子的都城洛陽時,看到周人都很敬愛老人。于是他就開設專治耳聾眼花四肢麻木的醫(yī)科。
而在秦國咸陽時,他看到秦人很重視小孩子,于是他又在咸陽開設了兒科。
隨著扁鵲醫(yī)治的病人越來越多,扁鵲也被列國的百姓尊為神醫(yī)。
不過,也有諱疾忌醫(yī)的,比如齊國的齊桓侯田午。
扁鵲在經(jīng)過齊國的時候,得到齊桓侯的接見。
在初見面時,扁鵲就對齊桓侯說,您的皮膚上有疾病,不治恐怕會嚴重。
聽了扁鵲的話,齊桓侯大為不悅。畢竟年紀大了,再說渾身得勁,并沒有不舒服的地方,所以齊桓侯傲慢地說,我沒有病。
待扁鵲走后,齊桓侯還和身邊的侍者說,醫(yī)生總喜歡把沒病的人當作有病的人來治,這樣才能夸耀他的醫(yī)術。
后來,扁鵲再次得到齊桓侯的召見,于是他再次提醒齊桓侯,說他的病情加深,已到了肌肉中。
對于扁鵲的提醒,齊桓侯愈發(fā)不悅。不過還是告訴他,自己沒有病。
數(shù)天之后,扁鵲再次得到了召見。這次扁鵲又說,齊桓侯的疾病已經(jīng)到了腸胃。結果引得齊桓侯大怒,對他不再理睬。
不久后,齊桓侯在宮外遇到了扁鵲。
誰知扁鵲看到齊桓侯竟掉頭就跑。
齊桓侯很詫異,于是派人追上詢問。
扁鵲說,如今齊桓侯的病已在骨髓,那是司命的事情了,我已經(jīng)無力回天了。
果然沒過兩天,齊桓侯就覺得渾身疼痛,于是派人去請扁鵲??墒潜怡o已經(jīng)離開了齊國。至于齊桓侯,由于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沒過幾天就病逝了。? ? ? ? ? ?
不管怎么說,關于扁鵲的傳說越來越多,而他的名聲也因醫(yī)術高明而聲震天下。
都說出名要趁早,可是名氣太大,卻往往會引得禍患上門。
不久后,正在秦國行醫(yī)的扁鵲,被秦武王傳令入宮。
本來,對于扁鵲來說,見國君已經(jīng)是稀疏平常的事了,畢竟他的周游列國和孔子的周游列國,在各國國君那里得到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
扁鵲見到秦武王的時候,秦武王的腰已經(jīng)痛得直不起來了。
原來,武勇好斗的秦武王,在把孟說等幾個大力士封為了將軍,平時沒事就讓他們陪自己舉鼎為樂。
結果有一次,秦武王在舉鼎的時候,傷到了腰椎,以致疼痛難忍。
雖然宮中的太醫(yī)獻了不少湯藥,但是對秦武王的腰痛卻沒有半分緩解。
好在有人告訴秦武王,說扁鵲正在秦國行醫(yī)。于是秦武王立刻下令傳扁鵲入宮,為他解決腰痛之苦。
太醫(yī)令李醯得知后,立刻前來阻止。并表示秦武王的病癥,不是草莽游醫(yī)能治得好的。甚至恐嚇秦武王,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那對秦國來說,就是一大損失了。
好在秦武王下了決心要扁鵲醫(yī)治,李醯這才不敢再阻攔。
在扁鵲的醫(yī)治下,秦武王藥到病除,很快就恢復了健康。
高興之余,秦武王就想以高官厚爵留下扁鵲,于是他就想封扁鵲為太醫(yī)令。
李醯得知后,大為驚慌。畢竟扁鵲做了太醫(yī)令,那么他豈不是得打包回家洗了睡了?
被妒忌沖昏了頭腦的李醯,于是雇兇殺人。在扁鵲必經(jīng)的路上,劫殺了扁鵲。
一代神醫(yī),就這樣死在了一個小人之手。也是因為扁鵲惹上政治,所以才會這樣。如果沒有惹上政治,可能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