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是影響中國乃至世界進(jìn)程的杰出人物之一。從古到今,史學(xué)家對其的評價可謂是好評如潮,收到眾多人的尊重。他登基后,善于那件、重用線材、以德服人,開創(chuàng)了唐朝盛世的局面。
唐朝的天下,一多半都是李世民帶著手下的將領(lǐng)打下來的。而就是如此能征善戰(zhàn)的李世民,為何會在52歲的年紀(jì)便駕崩于含風(fēng)殿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李世民早期的能征善戰(zhàn)
李世民出生在關(guān)隴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李淵是唐國公,太原留守。正是在他的鼓動和慫恿下,李淵才在晉陽起兵。之后,李淵封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lǐng)軍大都督,統(tǒng)率右三軍,領(lǐng)兵攻入長安。李淵在長安稱帝后,李世民被封為“秦王”,開始征戰(zhàn)四方。
李世民 ? ? ? ? ? ?
在晉陽起兵之初,李淵答應(yīng)立李世民為太子。但是等李淵建立唐朝后,卻立了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李建成因為忌憚李世民秦王府的勢力,所以與齊王李元吉勾結(jié),打壓排擠李世民。而李淵的優(yōu)柔寡斷,也加速了皇子間的沖突。終于,李世民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自己當(dāng)上了太子。后來李世民又逼父親李淵禪位,登基稱帝。 ? ? ?
在做了皇帝后,李世民選賢任能,虛心納諫,將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國力蒸蒸日上。雖然古人的壽命比較短,但以李世民的精力來看,他不應(yīng)該是中年駕崩的人。那他為何會在52歲便突然駕崩呢?據(jù)《舊唐書·郝處俊傳》記載,他是因“服胡僧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 ? ? ?
李世民駕崩原因
自古以來,有很多的皇帝都追求過長生不老之術(shù)。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秦始皇、漢武帝和嘉靖皇帝。他們有的是派人出海找神仙,有的則是癡迷于煉丹。而將道教奉為國教的李世民,也選擇了后者。李世民曾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strong>
舊唐書 ? ? ? ? ? ?
既然秦始皇和漢武帝追求長生都無疾而終,那英明一世的李世民,為何會在晚年犯了糊涂呢?主要是因為心態(tài)上的變化。李世民在治理國家上,可謂非常成功,政通人和。但在培養(yǎng)繼承人方面,卻極其失敗。他是通過發(fā)動政變上的臺,為了防止他的兒子們效仿此事,他早早就確立了太子之位的人選,那就是長子李承乾。 ? ? ? ? ? ?
李承乾腿有殘疾,還好男風(fēng)。在他得知弟弟李泰有奪嫡之念時,便日益狂悖驕躁,不敬師長。后來他派人刺殺李泰,卻以失敗告終。在抓狂的情況下,李承乾索性聯(lián)合大將侯君集起兵造反。李世民處死了侯君集等人,將李承乾貶為了庶人。在李世民看來,李泰是受害者,應(yīng)該好好彌補(bǔ)和重點培養(yǎng)一下。結(jié)果李泰也是有著狼子野心的人,無奈之下,李世民又將李泰降封為順陽郡王。? ? ? ? ?
兩個兒子讓李世民接連失望,他漸漸感到心力交瘁。為了讓唐朝更加繁榮和富強(qiáng),他更渴望長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位來自印度的神僧進(jìn)獻(xiàn)了“長生不老藥”,李世民服用后暴斃而亡。所以與其說害死他的是丹藥,還不如說是他崩潰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