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非常有手段的傳奇女子,她統(tǒng)治中國長達(dá)半個世紀(jì)。如今,提起慈禧太后人們對他的印象更多的是“貪戀權(quán)力、奢靡浪費(fèi)”等負(fù)面形象。然而,我們今天拋開這些不談,僅僅從他的文學(xué)造詣方面進(jìn)行評價。
在這種背景下,慈禧的文學(xué)造詣自然而然就被弱化了,很少有人會關(guān)心慈禧太后有什么樣的作品,她又會些什么。其實作為八旗女子,又是選秀中脫穎而出的貴人,慈禧對于琴棋書畫都有很不錯的研究,而且她寫下的一句詩,還是如今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名句。
慈禧出生于1835年,十七歲時即被選入宮為蘭貴人,后又因生下皇長子,母憑子貴一路坐上貴妃之位。在慈禧還是咸豐帝的懿貴妃時,她的書法就被皇帝所贊賞,咸豐纏綿病榻之時,時常口授并讓貴妃代筆批閱奏折,因此還引來了一些老臣的不滿。
而在光緒帝時期,慈禧又默許開辦女子學(xué)校,使女子入學(xué)讀書的風(fēng)氣蔓延開來。由此可見,慈禧是比較重視教育和文化的。而她本人則熱衷于繪畫,請了繆嘉蕙等著名畫家入宮指導(dǎo)作畫,師從名家加上慈禧天資聰穎,很快就有了不少精良的繪畫作品面世。
慈禧最愛畫牡丹圖,她畫的牡丹“設(shè)色清雅,濃淡相宜,線條圓潤”,其中有兩幅傳世于博物館。此外,慈禧還在1903年下懿旨,欽定牡丹花為清帝國國花。
而慈禧留存下來的唯一一首詩,是在1867年慈禧之母富察氏六十大壽時,慈禧寫給母親的賀禮之一。當(dāng)時慈禧正在垂簾聽政,宮里宮外事務(wù)繁忙,她沒有時間去參加母親的壽宴,于是讓侍臣送了非常多的珍寶給母親,并親自題詩一首,裱好后連同禮物一塊送去。
這首詩是這樣寫的:“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從這首慈禧太后唯一傳世的詩作中,我們能窺得這個專制擅權(quán)、手段狠辣的太后心中的一絲溫情,這幅作品一直保存了好幾代人,最后在動蕩中被毀。而這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則一直流傳了下來,人們或許不知道這句話是誰作的,但一定都曾聽說過它。
這首詩雖然文辭并不華美,但其中蘊(yùn)含的情感,正是由這種樸實的語言表達(dá)出來才最為適合??梢娫贌o情的帝王之家,也存有父母與子女的感情,普通人從其中則更能找到共鳴。也正是這種真摯情感的傾吐,才讓這句詩沖破了人們對于慈禧的負(fù)面印象,而一代代地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