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中,梁山經(jīng)歷過三個時期,分別是王倫時期,晁蓋時期,宋江時期。這三位首領的能力各有不同,為人也各有千秋。
尤其在為人上,他們三位首領的特點非常鮮明,如果從這個方面對他們進行排名的話,筆者認為應該是這樣的。
排在第三的是王倫
王倫作為首位梁山首領,其實能力還是不錯的。只是心胸比較狹窄,成不了大事,頂多將梁山維持現(xiàn)狀。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好漢加入,顯然已經(jīng)超出了他的管理能力。
所以他也擔心自己首領的地位,尤其來了能力卓越的林沖,更是讓王倫擔心一覺醒來,自己的首領位置就沒了。王倫總是在算計這這些事情,所以終究將自己給作死了。
排在第二的是宋江
宋江成為首領后,梁山得到快速發(fā)展,廣收四方豪杰,招兵買馬,一下讓梁山的隊伍壯大起來。所以,宋江雖然文武方面都不咋地,但在號召力和影響力上面,還是有一定優(yōu)勢的。
但要說為人方面,也不是很優(yōu)秀。他一心想著招安,名義上說是為了兄弟們的前程著想,其實只是他個人的夢想而已。好漢們都已經(jīng)野慣了,況且還有不少是朝廷凡人,肯定不適合去朝廷為官的。
排在第一的是晁蓋
晁蓋真正稱得上是“真好漢”。梁山在晁蓋的帶領下,好漢們過得最愜意。可以痛快喝酒,大口吃肉,兄弟之間沒有被分成三六九等,大家都是平等的,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嘛。
原著中還提到這樣一番話:“俺梁山泊好漢,自從伙并王倫之后,便以忠義為主,全施仁德于民?!?/p>
晁蓋當上首領后,梁山不再干打家劫舍的勾當,也不再是藏污納垢的場所。對自家兄弟,他義薄云天,肝膽相照。對待救命恩人宋江,贈黃金于前,劫法場于后,赴湯蹈火。
如果晁蓋繼續(xù)當首領,那么他不會讓好漢們對抗朝廷,也不會走招安的路線,他想要的只是一個與兄弟們時時相聚的場所。
所以說,在為人能力方面,晁蓋排第一是實至名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