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陰真經(jīng)初出江湖,引起江湖人士的一片血腥,為了止戈血腥,眾人決定在華山論劍,以武功高低來確定九陰真經(jīng)的歸屬。華山論劍共有三次,先后被評為五絕的人分別為:王重陽,歐陽鋒,黃老邪,洪七公,一燈大師,周伯通,郭靖和楊過。
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之時,武功最強的是王重陽。而此時的歐陽鋒,黃老邪,洪七公,一燈大師雖大功未成,但仍各逞其威,如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歐陽鋒的蛤蟆功,南帝一燈大師的一陽指,以及黃老邪的落英神掌等在江湖中,都是大放其彩。而周伯通的武功距黃老邪還很多,郭靖還小,楊過不曾出生,不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列。
到了第二次華山論劍時,雖然如同兒戲,但仍然可以見到參與者的大致功力。當(dāng)時王重陽已死,一燈大師去后頓悟,飄然而去。周伯通因懼瑛姑糾纏,也逃之夭夭。只有東邪北丐各與郭靖打了三百招,不分勝負(fù),而西毒卻是逆練九陰真經(jīng)大成,先迎戰(zhàn)東邪,且用嘴咬住東邪的手指,再迎戰(zhàn)七公,雖無咬住洪七公手指,但也憑著黃老邪的提醒,若非黃蓉用話忽悠歐陽鋒,集二人之力也并未必戰(zhàn)得勝歐陽鋒。也就是說歐陽鋒的功力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最高。
第三次華山論劍,因九陰真經(jīng)早已有主,參與之人有著這樣那樣的淵源,且王重陽早死病死,洪七公與歐陽鋒也擁抱而亡,因而第三次華山論劍只是將名號補全而已,于是,周伯通頂替了師兄中神通,郭靖頂替了師傅洪七功,楊過頂替了義父歐陽鋒。
通過幾次華山論劍,以最鼎盛的真正實力來說,我以為名列第一的是歐陽鋒,其次為郭靖,楊過,再其次是王重陽,最后是洪七公黃老邪一燈大師周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