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影視劇中,兩方打仗時,如果兩方中有一方比較弱時,弱方就會掛上免戰(zhàn)牌,另外一方就會停手不打嗎?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免戰(zhàn)牌這種東西并沒有正史的記載,這可能就完全是古代小說家自己杜撰出來的東西,其實想想也正常,用兵打仗講究兵貴神速,時機一過,戰(zhàn)局就沒有了,怎么可能你掛個小牌子,敵人就真的停止進攻了,打仗又不是做買賣。
要是說,兩方軍隊打著打著,一方都要潰敗了,突然派人去跟另一方軍隊統(tǒng)帥說,“打的太辛苦了,我們要休息休息,然后把免戰(zhàn)牌掛在城墻上,表示暫時不打了,這不是笑話嘛!就像兩個人在打架,正打得臉紅脖子粗的時候,你要說:“停一下,我疏個頭發(fā),換個姿勢再跟你打。”我想沒有比這更可笑的了吧!
攻城略地之事,乃是有流血犧牲的,這代價非常的大。在昂貴的代價面前,沒人會愿意遵守什么“君子協(xié)議”的,更何況這免戰(zhàn)牌也不是什么協(xié)議,只代表著一方的意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