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山東曲阜的孔廟中有座孔府,但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其實在孔府內(nèi)還有兩件特殊的寶貝,一件不能坐,一件看著甜,甚至讓很多人慕名而來觀看。究竟是什么鮮為人知的寶貝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孔府即衍圣公府,系孔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地方。據(jù)史料記載,早在漢元帝時期,便賜孔子第十三代孫孔霸府邸,即“關(guān)內(nèi)侯,食邑八百戶,賜金二百斤,宅一區(qū)”。后來,到宋仁宗至和二年,又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孫孔宗愿為“衍圣公”。此后,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變遷,如今的孔府大多為明清兩代的建筑遺存,不僅被譽為“天下第一家”,而且在1994年,還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大驕傲。
提到孔府,其實有很多東西值得細細道來,不過小編今天給您說兩個特殊的——寶貝。第一件寶貝位于孔府大堂后的廊道,是一件長約2米的長椅,而且通體刷有朱紅大漆,看起來極其醒目,令人情不自禁地想上去坐坐。然而,這件寶貝長椅是萬萬坐不得的,因為它背后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淵源,究竟是什么呢?小編先賣個關(guān)子,然后再給您揭秘。
如果說第一件寶貝就讓您疑惑了,那這第二件寶貝也就更特殊了。在孔府大堂的右側(cè),豎立了幾根約2米多長的棍子,而且棍子還帶有骨節(jié),看起來就如同一根根甘蔗一般,巧合的是它就叫做甘蔗棍,不過不是用來擺設(shè)好看的,而是用來懲罰犯人是打屁股用的。或許您又納悶了,既然是個刑具,為何弄得和甘蔗一樣呢?其實這背后是有大智慧的。
先說朱漆長椅子,它之所以不能坐,是因為被嚴嵩坐過。眾所周知,嚴嵩是明嘉靖時期的大奸臣,后來其罪行敗露被世宗皇帝治罪。于是,嚴嵩便到孔府找孔尚賢,因為孔尚賢當時娶了嚴嵩的孫女,他希望孔尚賢能看在層姻親關(guān)系上幫他一把。
然而,孔尚賢為官正直,也很清楚嚴嵩的奸臣本質(zhì),但又不好直接拒絕,于是就讓嚴嵩坐在這條朱漆長椅上坐等,最后等了一整天孔尚賢都沒露面。后來,人們便將這條長椅稱之為“冷板凳”,因此很多人到孔府旅游的時候,即便是腿走麻了,也不會坐在朱漆長椅上休息。
再說令人口舌生津的甘蔗棍,它雖然是一件刑具,但并不是以懲罰為主要目的,而為了教育和感化,希望被打的人能認識錯誤和改正錯誤。因此,用甘蔗棍打屁股時,被打的人不僅不能喊疼和哭泣,而是要裝作很舒服的樣子,并不停地說:“我嘗到甜頭了,我嘗到甜頭了,我嘗到甜頭了……”。其實,如果您仔細想想,這樣的做法還是蠻有道理的,值得我們現(xiàn)在的很多家長學習和借鑒,可見孔府在教育方面果然是煞費苦心啊。
孔府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小編今天提到的這兩件寶貝,不過是孔府中的冰山一角。如果您以后有機會去到孔府旅游,不妨仔細探尋一番孔府中的奧秘,從偉大的圣賢身上汲取養(yǎng)分,讓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