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是兵家四圣之一,漢初三杰之一。
韓信被后人奉為“兵仙”、“神帥”。
劉邦在建立漢朝后,把韓信封為齊王,然后又遷任為楚王,最后貶為淮陰侯。
后來,劉邦害怕韓信謀反,于是設(shè)計殺死了韓信。不過,也有史料說是呂后與蕭何合謀,在長樂宮鐘室誘殺了韓信。
韓信被殺時,只有三十多歲,正是風(fēng)華正茂之時。
很多人說韓信本應(yīng)該能活到70多歲的,只因做了幾件不該做的事。導(dǎo)致折壽四十年。
第一件:水漂核桃,折陽壽八年。
韓信小時候和小伙伴一起玩,其中一個伙伴手中拿了一把核桃,韓信想吃,但是又不好意思說。于是,他出主意說:“核桃放在手里不好玩,你把核桃放在磨盤上,磨盤再一轉(zhuǎn)才好玩?!?/p>
小伙伴照做。磨盤一轉(zhuǎn),核桃全部落到了磨盤中間的孔中,怎么也拿不出來了。小伙伴哭著走了以后,韓信端來水倒入磨盤的孔中,核桃漂了起來,全部落入韓信之手。
第二件:賜錢慣娃,折陽壽八年。
有一年,韓信被項羽追趕,路過一片樹林,突然感覺后頸發(fā)熱,抬頭發(fā)現(xiàn)一小孩在樹上正對著他撒尿。韓信眼珠一轉(zhuǎn),不但沒責(zé)怪這個小孩,還賞他一枚錢,并說,一會兒有一個和我差不多但比我魁梧的人經(jīng)過這里,他是個將軍,很有錢,你如果朝他頭上撒尿,他要賞給你一串錢。
項羽來到樹林后,那小孩在樹上依照韓信說的對著項羽撒尿,等著拿賞錢。不料,項羽大怒,一劍將小童刺死。
第三件,問路斬樵,折陽壽八年。
有一年,項羽追兵追趕韓信。韓信逃往漢中,走到岔路口,向一樵夫打聽去路。樵夫為韓信指明走中間的大道可到漢中。韓信道謝后,轉(zhuǎn)念一想,害怕樵夫告訴項羽追兵自己的路線,于是,將樵夫一劍刺殺。
第四件,十面埋伏,折陽壽八年。
楚漢相爭。項羽軍隊先勝后敗,退至垓下,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
項羽帶八百騎兵連夜突圍。韓信預(yù)料到項羽突圍后可能去烏江上找渡口,于是他事先在烏江邊上的樹上,用蜂蜜寫道:項羽自刎于此。螞蟻愛甜食,于是爭著爬到樹干上吃這幾個字。項羽來到江邊,一看樹上的如此情形,慨嘆道:天絕我,天意如此。最終在烏江邊自刎。韓信勝勢在握,卻不網(wǎng)開一面,斬盡殺絕,做事太過。
第五件,活埋生母,折陽壽八年。
這個事情從漢朝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說是韓信在九里山活埋了母親。
韓信童年時,一天,他在九里山上放羊。沒多久,在一片草坡上睡著了。
睡夢中,他聽到兩位仙風(fēng)道骨的白胡子老頭聊天:“這個放羊娃所睡之地,是一塊風(fēng)水寶地,父母去世后葬在這里,兒子可當(dāng)皇帝。”
韓信驚醒后,立即就地挖了一個大坑,并把一只小羊羔扔進坑里。然后回到家中欺騙母親說:“羊掉坑里了,坑太深,我一個人無法救上來。”
韓信騙母親到坑里去抱小羊羔。他趁機活埋了自己的母親。
韓信在九里山活埋母親,雖然占了風(fēng)水寶地,但因損了德行,最終也沒做成皇帝。
韓信在九里山活埋母親,這個故事從漢朝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
但《漢書》卻記載:“……其母死無以葬乃行營高燥地令傍可置萬家者……”
意思是說韓信的母親去世后,因為沒有錢操辦后事,于是韓信就找了塊既高又干燥的地方埋葬了,墳旁可以安置上萬戶人家。
由此可見,韓信“九里山活埋母”一事,純屬子虛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