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手中握有大權(quán)軍權(quán)的武將并不在少數(shù),他們都為自己的國家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就如北宋年間抗金的岳飛,又如虎門禁煙的林則徐,他們都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國家為重,他們?nèi)允怯⑿酆凸Τ迹档萌藗兊淖鹁?,“臨患不忘國,忠也”就是他們的寫照。
岳飛與林則徐兩位民族英雄都來自我國的不同朝代,說到朝代定有不少人會想到清朝,不僅僅因為它是我國最后經(jīng)歷的封疆王朝,更是因為他給我國帶來的一些影響,比如滿人入關(guān)之后對于漢文化的殘害;又比如清政府在后期的腐敗,讓我國遭受了百年的恥辱歷史,受到了無數(shù)的欺負,這些也是清朝在后世評價之底的原因。
當然,在清朝將近三百年的歷史中也出現(xiàn)過不少名臣和功臣,人們熟知的有:和珅、吳三桂、曾國藩、年羹堯、鰲拜和多爾袞等。而其中的年羹堯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武將,也是清朝少有的漢臣。很多人會想,作為漢臣的他,手握幾十萬的兵權(quán),為何不趁機造反呢?關(guān)于這一點,原因其實很簡單。
雍正帝雖然在位時間短暫,但他是出了名的勤政嚴苛的一位皇帝,對于貪污腐敗的行為深惡痛絕,在位期間也一直在打壓這樣的行為。年羹堯作為一名武將,多次立下戰(zhàn)功。擁有著赫赫戰(zhàn)功的他自然深受雍正帝的喜愛,也得到了加封進爵,再加之他的妹妹也是后宮中的寵妃之一,因此他和雍正帝的關(guān)系也越來越親近。
但是自視過高的年羹堯卻忘記了雍正帝“皇上”的身份,在年羹堯得寵之后,他也開始得意忘形,行事愈發(fā)地膨脹。他甚至是讓朝中大臣給自己行跪拜之禮,而這超出臣子間禮數(shù)的事情年羹堯并不在意。隨著他越來越得寵,朝中的大臣們?yōu)榱私o自己或是家人謀取一些福利,便開始巴結(jié)他,常常將家中值錢貴重之物送給他,直接送銀兩的臣子也不占少數(shù)。
一開始只是小貪,時間一長,其心中的欲望也就越來越大,將一切禮法置之不理,收取了無數(shù)錢財?shù)乃?,越來越得意忘形。憑著皇上的寵愛,他甚至開始不對皇上行禮,這一點也雍正帝開始整治他的導(dǎo)火索。
被整治的年羹堯被調(diào)去杭州當將軍,他已經(jīng)失去了不少親信,但是他并沒有理解到雍正帝的意思,因此他仍然和之前一樣高高在上,并且認為雍正是在氣頭上,所以才會對他如此。他想著等著皇帝氣消了,他仍然還是以前那個受寵的臣子,有著這樣想法的年羹堯在接到調(diào)令后并沒有前往杭州。
這樣的舉動徹底激怒了雍正帝,年羹堯也因此被打壓入獄,最后死于牢中。年羹堯雖然得寵之后便一直目中無人,但是他卻從未有過造反的心思,就連在牢獄中時也不曾有過,其忠心在康熙年間就有體現(xiàn)。
年羹堯得以入仕,是因為康熙皇帝的破格錄用,至此之后年羹堯一直對皇帝心存感激,并決心就此效忠于清王朝。在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的事件中,年羹堯也始終效忠于皇帝,并沒有加入任何皇子的黨羽。雍正帝繼位后,他也只效忠于皇帝,并且領(lǐng)兵平定了多次叛亂,一心想要保清朝江山的太平。
年羹堯雖然忠心,但是沒能夠抵擋住各方的誘惑,結(jié)黨營私的他觸犯了雍正帝的底線。自古皇帝都是多疑,年羹堯雖然沒有造反之心,但在皇帝看來并非如此。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雍正定不想再將之留在身邊,所以才有了賜死的結(jié)局。
史學(xué)界中對于年羹堯的死還是有所爭論的,有人認為他作為一個都有著保家衛(wèi)國功勞的武臣,被賜死實在有些冤枉;也有人認為他的自視過高是他走向死亡的主要原因,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雖說如此,試想如果年羹堯起兵造反,會不會有著更好的結(jié)局呢?答案是不會,因為就算他手中有幾十萬的大軍,其軍餉是朝廷在發(fā)放,如果造反,軍餉自然是會斷掉;其二,朝中雖然有不少大臣巴結(jié)他,但這些人終歸還是會首先考慮自己,造反這樣的事情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做的。這也是他為什么不造反的一些原因。
年羹堯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不管走到了多高的位置,都不要將自己看得太高,要始終保持一個謙遜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夠走得更加長遠。
參考資料:
《左傳·昭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