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狼人伊人中文字幕,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中文字幕日本特黄aa毛片,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有你真好电影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首頁  >  文化歷史  >  史說軼聞
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建立數(shù)十國家 術(shù)赤一脈占比最多

2021-10-15 來源:騰訊歷史

說到成吉思汗,想必大部分人都如雷貫耳,大家談?wù)撟疃嗟?,無非就是成吉思汗所建的大蒙古國及其兒孫所建的四大汗國和元朝。

而實際上,除四大汗國和元朝外,成吉思汗后裔還曾建立過數(shù)十個大小不等的國家。要想說清楚這些國家,就必須從大蒙古國和四大汗國說起。

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

一、成吉思汗與大蒙古國

十二世紀(jì)的蒙古高原,分布著眾多的蒙古族部落。總體而言,這些部落可分為西蒙古的“林中百姓”和東蒙古的“草原百姓”兩類,而成吉思汗則屬于后者。

成吉思汗譯名鐵木真,孛兒只斤氏,生于1162年,出生地位于斡難河邊,即今蒙古和俄羅斯境內(nèi)的鄂嫩河。

從1180年起,鐵木真用了26年時間,統(tǒng)一了蒙古高原諸部落,并建立大蒙古國,鐵木真被尊稱為“成吉思汗”。

之后,他開啟對外征服戰(zhàn)爭。先用22年滅掉西夏,接著又將金朝打得是奄奄一息。在西線,成吉思汗先征西遼,再滅花剌子模,最后是首次西征。

這次西征,由大將速不臺統(tǒng)帥,先掠奪基輔羅斯,后經(jīng)伏爾加河攻略保加爾人,再經(jīng)里海、咸海后東返,兵鋒最遠(yuǎn)達(dá)克里米亞半島。

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享年66歲。七年后,三子窩闊臺滅掉金朝。

二、長子術(shù)(zhú)赤及其后裔所建國家

術(shù)赤是成吉思汗長子,也是蒙古名將之一,其主要戰(zhàn)功有征服訛答剌、花剌子模、金朝等。在首次西征結(jié)束后,今咸海及里海以北的欽察草原成為其封地。

請注意,此時的欽察草原只是術(shù)赤的封地而已,欽察汗國還未形成。被分封的次年,術(shù)赤就因病去世,次子拔都繼承封地。

孛兒只斤·術(shù)赤

1、欽察汗國(金帳汗國)

窩闊臺成為大蒙古國第二任大汗后,先征高麗,再滅東真及金國,而后開始第二次西征。西征由術(shù)赤長子拔都擔(dān)當(dāng)統(tǒng)帥,從征者皆是長子,因此也叫“長子西征”。

西征中,先占莫斯科、后破波蘭,途中大敗羅馬帝國軍,兵鋒直指維也納。正當(dāng)歐洲為之震驚之際,窩闊臺突然病逝,西征被迫中止。

西征結(jié)束次年,術(shù)赤長子拔都建立欽察汗國。因拔都的大帳是金頂,因此欽察汗國也叫金帳汗國。疆域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羅斯諸國,北至北極,南達(dá)巴爾喀什湖及里海,面積達(dá)600萬平方公里。

欽察汗國享國259年,傳44位大汗。

欽察汗國

2、白帳汗國與青帳汗國

為了封賞西征有功之臣,拔都將欽察汗國西部的哈薩克斯坦分封給大哥斡兒答,斡兒答在此建立了白帳汗國。同樣,拔都將汗國東部的南烏拉爾地區(qū)分封給弟弟昔班,西班在此建立了青帳汗國。

這兩個汗國起初都聽命于欽察汗國,后來基本處于自治狀態(tài)。白帳汗國共歷231年,傳14位大汗。青帳汗國共歷140年,傳8位大汗。

整個欽察汗國封的中,有術(shù)赤長子斡兒答家族、次子拔都家族、五子昔班家族及十三子脫花帖木兒家族等。明初時,拔都系被白帳汗國取代。

孛兒只斤·拔都

3、烏茲別克汗國與哈薩克汗國

欽察汗國分裂后,其疆域中先后建立了好幾個小汗國,有烏茲別克汗國、克里米亞汗國、哈薩克汗國、喀山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布哈拉汗國等。

在白帳西移,青帳東移之際,術(shù)赤第五子昔班家族趁機(jī)控制了雷薩河與圖爾蓋地區(qū),其部落改名為“月即別”,這是拔都之孫芒哥帖木兒孫子的名號,即烏茲別克。

1428年,昔班家族的王子阿布海爾被擁戴為汗王,創(chuàng)建烏茲別克汗國,又稱為阿布海爾汗國。在阿布海爾死后,部分族人在蘇丹克烈與賈尼別克地帶領(lǐng)下遷徙到楚河流域。

這兩人是兄弟倆,父親是白帳汗國的末代汗王巴拉克汗,也屬術(shù)赤一脈。之后的哈薩克汗國就是這兄弟倆所建,實際上哈薩克是出自烏茲別克。

長子西征

阿布海爾去世三十多年后,其孫子昔班尼重建烏茲別克汗國,是為后烏茲別克汗國。一百年后,昔班家族絕后,烏茲別克汗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希瓦汗國、浩罕汗國及布哈拉汗國。

烏茲別克汗國享國140余年,哈薩克汗國享國391年,共歷18位可汗,內(nèi)訌和準(zhǔn)噶爾部耗盡了哈薩克汗國的精力,最終臣服于沙俄。

4、克里米亞汗國與喀山汗國

克里米亞本是欽察汗國屬地,在當(dāng)?shù)赝回嗜说闹С窒拢g(shù)赤第十三子禿花帖木兒的后裔哈吉·格萊(成吉思汗十一世孫)率領(lǐng)族人脫離欽察汗國,建立克里米亞汗國。

克里米亞汗國存國353年,共歷47位可汗,末代可汗被突厥人斬首,汗國并入沙俄。克里米亞汗國曾圍攻過莫斯科,活捉了15萬奴隸賣到歐洲及中東。

與此同時,術(shù)赤第十三子禿花帖木兒后裔兀魯·穆罕默德(成吉思汗七世孫)建立喀山汗國,該國存國114年。喀山汗國、克里米亞汗國、諾蓋汗國曾死磕俄國,終被俄國所滅。

欽察汗國分裂后

5、西伯利亞汗國、布哈拉汗國與阿斯特拉罕汗國

西伯利亞汗國,又稱失必兒汗國,是術(shù)赤第五子昔班后裔伊巴克所建,該國共歷12位大汗,享國150年。汗國人口有20多萬,過著石器時代生活,終被俄國所滅。

布哈拉汗國由昔班家族阿布海爾的孫子西班尼所建,該汗國分為西班尼、阿斯特拉罕和曼吉特三個王朝。汗國存國420年,共歷32位可汗,直到1920年才被推翻。

阿斯特拉罕汗國是由術(shù)赤后裔、欽察汗國第43代大汗庫楚克·馬哈麻孫子卡西姆所建,汗國西臨克里木汗國,東接諾蓋汗國,存國90年,歷9位可汗,終被俄國吞并。

6、諾蓋汗國、浩罕汗國與希瓦汗國

諾蓋汗國也叫那海汗國,屬突厥語族汗國,是由術(shù)赤第七子土斡耳孫子的后裔也迪該所建,后分裂為大、小諾蓋汗國。前者并入哈薩克汗國,后者并入克里米亞汗國。汗國共存國194年,歷40多為可汗。

浩罕汗國位于中亞費爾干納盆地,是由昔班家族王子阿布海爾后裔沙·魯克所建。19世紀(jì)入侵南疆的阿古柏就是該汗國的將領(lǐng),汗國存國362年,歷19位可汗,終被俄國所滅。

希瓦汗國地處花剌子模綠洲,是由伊勒巴斯在1512年所建,他是昔班家族后裔、欽察汗國汗王阿剌伯沙的曾孫。汗國存續(xù)408年,歷32位可汗,1920年被蘇俄紅軍推翻。

二、次子察合臺及其后裔所建國家1、察合臺汗國

察合臺汗國是由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所建,疆域東至吐魯番,西及阿姆河,北至塔爾巴哈臺山,南越興都庫什山,鼎盛時面積350萬平方公里。

察合臺汗國享國461年,共歷60位大汗,包括東、西察合臺汗國汗王在內(nèi)。察合臺汗國第23代大汗合贊算端被突厥貴族殺死后,汗國分裂成東西兩部分。

2、東、西察合臺汗國與葉爾羌汗國

汗國東部主要是蒙古都格拉特部,他們推舉察合臺后裔禿黑魯帖木兒(成吉思汗七世孫)為可汗,建立東察合臺汗國,疆域東至哈密,西連撒馬爾罕,北抵瓦剌,南接于闐。

16世紀(jì),東察合臺汗國出現(xiàn)分裂,汗王阿黑麻的兩個兒子各領(lǐng)一部,三子薩亦德建立葉爾羌汗國,最終被瓦剌準(zhǔn)噶爾人所滅。

東察合臺汗國,也叫蒙兀兒斯坦汗國或明朝所稱的伊里巴里,汗國享國336年,歷30位大汗。

在察合臺汗國末代汗王哈贊被臣下合扎罕殺死后,合扎罕找了一個傀儡大汗,即窩闊臺的后裔答失蠻。兩年后,大汗又換成察合臺汗國第九代汗王篤瓦之孫拜延忽里。

大蒙古國擴(kuò)張之路

后來,汗國巴魯剌是部貴族帖木兒逐漸崛起,他建立的帖木兒帝國取代了西察合臺汗國。帖木兒不是成吉思汗后裔,僅是察合臺王室駙馬而已。

西察合臺汗國享國22年,歷5位大汗。

三、三子窩闊臺及其后裔所建國家

窩闊臺汗國比較特殊,它的建立與窩闊臺及其兒子們幾乎沒有關(guān)系。窩闊臺的封地在額爾齊斯河上游一帶,次子闊端封地在涼州,六子合丹封地在別失八里。

窩闊臺繼承汗位后,長子貴又繼承了其封地。由此可知,窩闊臺系后王的封地并未連成一片,沒法與術(shù)赤系、察合臺系及托雷系的封地相比。

孛兒只斤·窩闊臺

在窩闊臺汗、貴由汗相繼去世,托雷長子蒙哥繼承汗位后,窩闊臺系后王失去依靠。大蒙古國汗位的易主,讓窩闊臺系宗王與托雷系開始為敵。

窩闊臺第五子合失之子海都也得到了封地,位于今哈薩克斯坦塔爾迪·庫爾干以東。就在海都獲得封地之際,窩闊臺汗國也宣告成立。

蒙哥死后,托雷四子忽必烈和七子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海都明確支持阿里不哥。忽必烈即汗位后,海都等窩闊臺系宗王與忽必烈交戰(zhàn)三十多年。

與其他三大汗國相比,窩闊臺汗國并非是在窩闊臺的封地上發(fā)展起來的,而是由窩闊臺之孫海都一手靠武力擴(kuò)張建立的,疆域比窩闊臺系諸王封地都要大。

孛兒只斤·貴由

此外,窩闊臺汗國也是四大汗國中最短命的,存國僅58年,歷兩位大汗。海都死后,汗國實力一落千丈,疆域最終被察合臺汗國與元朝所瓜分。

四、四子托雷及其后裔所建國家1、伊利汗國

托雷長子蒙哥即位后,立即讓六弟旭烈兀統(tǒng)兵進(jìn)行第三次西征。旭烈兀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巴格達(dá),滅黑衣大食,降基輔羅斯,開始對羅斯諸國進(jìn)行長達(dá)400年的統(tǒng)治。

正在旭烈兀征伐之際,突聞大哥蒙哥汗死訊,于是退回波斯。對于四哥忽必烈與其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一事,旭烈兀的態(tài)度是明確支持忽必烈,決定不再東返。

忽必烈即位后,立即將阿姆河以西,埃及以東的波斯國土劃歸旭烈兀統(tǒng)治,伊利汗國正式建立,疆域東起阿姆河,西含小亞細(xì)亞,南臨波斯灣,北至高加索山。

伊利汗國享國99年,歷15位大汗。在第九任大汗死后,汗國分裂成卡爾提德王朝、穆扎法爾王朝、札剌亦兒王朝、楚邦王朝、薩爾巴達(dá)爾王朝及出班王朝等。

2、元朝、北元、韃靼及瓦剌

蒙哥汗死后,忽必烈成為大蒙古國名義上的第五位大汗。在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大蒙古國實際上已經(jīng)分裂成元朝和四大汗國。

忽必烈將國號定為“大元”,廢棄了漢文“大蒙古國”的國號,但與其對應(yīng)的蒙古文國號依然在沿用,直到汗國最后一位汗王林丹汗被皇太極擊敗后才終止。

元朝享國98年,歷11位皇帝。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順帝妥懽帖睦爾退居漠北,史稱“北元”,實際上還是大元政權(quán)的延續(xù)。

北元存續(xù)了34年,歷7位大汗。1402年,鬼力赤殺死坤帖木兒汗自立,廢除大元國號,復(fù)稱蒙古,明史將鬼力赤之后的東蒙古部落稱為“韃靼”。

而西蒙古的和碩特、準(zhǔn)噶爾、杜爾伯特及土爾扈特部落則被稱為“瓦剌”,也就是清朝時所稱的“衛(wèi)拉特”。之后,瓦剌與韃靼一直在爭奪蒙古高原的統(tǒng)治權(quán)。

鬼力赤是窩闊臺后裔,不算狹義上的黃金家族成員。在鬼力赤死后,元昭宗愛猷識理達(dá)臘之孫本雅失里被擁立為蒙古帝國第22位大汗。

元朝與四大汗國

在明軍的打擊下,本雅失里被瓦剌首領(lǐng)馬哈木殺死。馬哈木隨即擁立阿里不哥后裔哈里巴為大汗,與此同時,韃靼的則擁立阿里不哥后裔阿臺為大汗。

就這樣,瓦剌與韃靼相互傾軋,擁立的大汗基本都是傀儡。

韃靼的巴圖孟克繼承汗位后,東西蒙古才實現(xiàn)了短暫的統(tǒng)一,他是忽必烈世系僅存的一位男丁,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的玄孫,也先是其曾外祖父。

這便是蒙古帝國第32位大汗達(dá)延汗,他之后經(jīng)過五位大汗到林丹汗,在后金的不斷打擊下,林丹汗最終病死在青海,其子率部投降后金,蒙古帝國宣告滅亡。

西蒙古瓦剌四部中的和碩特、土爾扈特及厄魯特都?xì)w順大清,只有準(zhǔn)噶爾部的噶爾丹與大清為敵,直到1757年,乾隆才徹底滅掉準(zhǔn)噶爾汗國。

以上便是成吉思汗及其后裔所建的主要汗國,還有一些小汗國沒有統(tǒng)計進(jìn)來,總數(shù)大約有二十多個,主要是由前四子后裔所建,其中長子術(shù)赤一脈占大多數(shù),尤其是五子昔班家族和十三子禿花帖木兒家族建國最多。

剩余四子中,只有第六子列括堅有封地,但28歲就因箭傷而死,其余三子皆早亡,也就是沒有所謂的后裔建的國家了。

分享到:
責(zé)任編輯: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