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天災人禍不斷發(fā)生。明朝政府面對皇太極在邊外的威脅,節(jié)省開支,加重賦稅和徭役。而陜西又逢旱災,人民無法生活,只有鋌而走險。天啟七年(1627年)李自成于陜北發(fā)動農民起義。
1644年春,通向北京城的大門終于向李自成的軍隊敞開了,這座由為數(shù)不多的軍隊防守的北京城,在勢力浩大的起義軍面前不堪一擊。
然而,李自成打得了天下,卻守不住天下,僅僅在位42天,便落荒而逃。
那么,李自成在北京究竟干了哪些事,決定了他迅速敗亡呢?
一、籌備登基大典
實際上李自成一進北京之后,就一直在籌備他的登基大典。對于李自成來說,雖然他推翻了明王朝,但是卻依然改不了小農思想,剛剛進了城就忘了自己吃的苦,在天下還未平定之際,竟然就開始準備自己的登基大典了。
他早早地搬進了皇宮之中,派人四處搜捕崇禎皇子的同時,夜宿龍床,還搶掠了很多妃子和宮女。不久之后,李自成就完全變了,不僅對臣下擺起了架子,而且還動輒疑心疑鬼。
二、放縱手下燒殺搶掠
大順軍入京之初,李自成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所以京城秩序尚好,店鋪營業(yè)如常。
但很快,李自成就沉溺在了當皇帝的美夢之中,縱容農民軍拷掠明官,四處抄家。更是放縱手下燒殺搶掠。京城中稍微富裕一點的京官、紳士、地主便遭到肆意劫掠,有錢搶錢,沒錢搶人。
而李自成對明朝舊臣非但不加以利用,反而輕易踐踏侮辱,輕則用刑,重則滅族。
三、縱容劉宗敏霸占了吳三桂的愛人陳圓圓
李自成最大的敗筆在于,他的一個舉動間接導致了滿清的入關,而自己又不能有效地組織部隊進行抵抗。
他的部下劉宗敏,搶奪了山海關重兵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還拷打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后來李自成寫信勸吳三桂投降之時,吳家的一個家丁逃出北京城,把吳家的現(xiàn)狀告知了吳三桂。
吳三桂惱羞成怒,發(fā)誓絕不投降,還要舉兵為父報仇。李自成不但不好言慰籍,反而覺得吳三桂對自己不敬,竟然率領幾十萬農民軍去攻打山海關。
李自成因為自己的目光短淺,貪圖享受,最終錯過了一個構建新王朝的機會。
然而,歷史是無情的??v觀整個中國歷史,依靠發(fā)動農民起義奪取政權的例子,成功者寥寥無幾。僅有兩例成功,分別是漢朝劉邦和明朝朱元璋這兩位偉大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