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漢朝初期基本安定無事,惠帝劉盈軟弱,當(dāng)時的朝政內(nèi)決于呂后,外決于蕭何,貴為皇帝的劉盈被強勢的母親、賢良的臣子掩蓋了幾乎所有的光輝。
司馬遷《史記》中,甚至沒有為惠帝劉盈設(shè)本紀(jì),而為其母呂后設(shè)立了“呂太后本紀(jì)”。
無為而治,皇帝垂衣拱手的漢初漢高祖劉邦在世的時候,就認(rèn)為嫡子劉盈性情軟弱跟自己一點都不像,甚至想將劉盈廢黜。劉邦崩后,呂雉將戚夫人斷手足做成了人彘,劉盈竟然被嚇得一病不起。劉盈指責(zé)母親的行為,從此也不再處理朝政。
如果易儲風(fēng)波還能說與高祖寵愛戚夫人母子的緣故,那么后來發(fā)生的事,劉盈的軟弱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自古帝王即便不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也不至于如此。
經(jīng)過戰(zhàn)國、秦朝暴政與楚漢爭霸,漢朝初期的天下的確相當(dāng)脆弱,民生凋敝。也因此,漢朝初期施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除了進行必要的引導(dǎo)幫助之外,盡可能不干涉百姓生活與社會的整體生產(chǎn)發(fā)展。
高祖駕崩以后,惠帝時期“蕭規(guī)曹隨”,對先帝時代的各種法令幾乎都沒有什么大的變動。
皇位雖有變動,但對于百姓來說,大家還是按照高祖時的樣子生活,對于百姓而言,雖然皇帝換了個人,卻沒什么影響。
主少母壯,外戚干政,活在母親陰影中的惠帝雖然秦朝建立了后妃制度,但心高氣傲的秦始皇嬴政并沒有冊立皇后。也因此,呂雉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皇后、皇太后與太皇太后。
劉邦死后,呂雉成為皇太后,而因為惠帝劉盈性情軟弱,尤其是見母親虐殺戚夫人以后,終日不理朝政狎戲后宮,所有的朝政大權(quán)都落入了呂后的手中。劉盈十六歲登基,卻也只做了七年皇帝就英年早逝。
原本能夠讓劉盈施展才華的時間就不多,而這段時間實際執(zhí)掌大權(quán)的還是他那位強勢的母親,使得劉盈更加如同一位“隱形皇帝”。
其實按照基因遺傳來說,劉盈并不該是個怯弱之人,然而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他那位強勢到史書留名的母親,從閨閣女子到殺伐四方的太后,估計也給劉盈留下了不少的陰影。
呂雉出身閨秀,年輕時跟著劉邦南征北戰(zhàn)出生入死,還生育了一雙兒女。然而隨著劉邦稱帝,戚夫人得寵,年老色衰的呂雉也逐漸被丈夫棄如敝履拋諸腦后。兒子軟弱,丈夫無情,幾乎被逼到絕境的命運,或許也是呂雉越來越心狠越來越強勢的原因。
劉邦從楚漢爭霸之中勝出,其大多數(shù)為人所知的功勛也都在漢朝正式建立之前;之后,漢朝初期大部分的大事,幾乎都有呂后的身影,卻沒有惠帝的存在——無為而治、誅殺諸侯王、彈壓功臣、呂后稱制等等。
惠帝并非是被歷史拋棄,實在是相對于他那位過于厲害的母親,劉盈顯得實在是太渺小,聲音也太微弱,實在是讓人想不起來究竟用什么理由能記住惠帝劉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