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建立秦朝,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于是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自稱“始皇帝”?!笆肌庇小白畛酢敝?,秦始皇以自己為“始”,希望秦朝能夠二世、三世乃至千秋萬世地傳承下去,然而他“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的愿望并沒有實現,秦朝僅存二世而亡!
很多人認為秦朝滅亡的原因跟丞相李斯與趙高合謀篡改遺詔逼死扶蘇而改立胡亥有關,但令人費解的是,李斯深受秦始皇重用,他又是扶蘇的岳丈,二人為翁婿關系,李斯為什么不幫自己的女婿繼位,而選擇與趙高密謀幫胡亥登基呢?今天就讓我們聊一聊為什么李斯在這一重大事件作出出如此抉擇。
走上從小吏到丞相的權力之路
李斯的出身并不顯眼,他生于河南駐馬店市的一個小縣,家境一般,曾經擔任過掌管文書的小吏,在那個動蕩變革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各個國家都廣泛招納人才,渴望富國強兵爭霸天下,許多人才借此機會施展內心抱負,建立偉大功業(yè)。想干出一番事業(yè)的李斯當然不會只甘心于做一個管文書的小官,于是毅然決然辭去了小吏的工作,四處求學,拜荀卿為師,認真鉆研如何治理國家的學問,待學有所成,看清天下局勢之后,他準備到秦國施展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抱負。
到秦國之后,憑借自己的才能,李斯很快就得到了呂不韋的青睞,后來又得到了秦王嬴政的看重。在秦王身邊,李斯站在一個全局的高度,提出了離間六國的策略,并在秦王準備驅逐六國客卿之時,上《諫逐客書》勸諫秦王招賢納士,珍惜人才。
他在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輔佐作用,而在秦朝建立之后,他也做出了許多貢獻,他廢除分封、統(tǒng)一文字和度量衡、統(tǒng)一貨幣、修馳道車同軌等,這些措施對秦朝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他通過這些舉措在朝中逐漸站穩(wěn)了自己的位置。從一個管文書的小吏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李斯的官職愈來愈高,而隨著官職的升高也逐漸升高的還有李斯對權力的渴望。正是李斯對權力的掌控欲望導致他做出了一個令他十分后悔的決定。
追權逐利與虎謀皮
秦始皇在出巡途中在沙丘病逝,撒手人寰之際秦始皇立下傳位詔書,想要將皇位傳給公子扶蘇,他將詔書交給親信之人,估計他肯定不相信趙高居然敢篡改遺詔,改立繼承人。趙高同樣是一個對權力有著極大欲望的人,他與公子扶蘇的關系一向不好,如果扶蘇繼承帝位,朝廷中哪里還會有他的位置?于是他想篡改詔書,立好掌控的胡亥為太子,這樣便能保障他的利益,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兒并不容易,趙高還需要一個人的幫助。
最初李斯聽到趙高的意見之后,他并不同意,畢竟是先皇遺旨,怎能輕易篡改?然而在利益面前,這又算得了什么。李斯崇尚法家學說,一直用法家理念治理國家,主張嚴刑峻法,而扶蘇卻推崇儒家學說,重視以“仁”治國。施政理念的不同使兩人之間存在分歧,若是扶蘇繼位,朝中政策勢必會有所變化,到時候李斯的地位肯定會受到影響,從一個小吏到大權在握的丞相,李斯一路走來十分不易,他不想輕易失去他手中的權力,得到之后的失去更令人心痛。
治國理念的不同是一方面,除此之外,雖然李斯與扶蘇是翁婿關系,但兩人的關系并沒有世人認為的那么親密,扶蘇曾協(xié)助大將蒙恬修筑長城、抵御匈奴,與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李斯深知自己沒有蒙恬跟扶蘇的關系親近,他擔心扶蘇繼位后會信任重用蒙恬,到時候便沒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李斯已經走到左相的位置,他不想放棄這來之不易的一切,不僅有對權力的向往,還有無可規(guī)避的政治風險,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他在朝中沒有了地位,怎么能夠保護自己不受他人的傾軋污蔑。于是思考過后,面對權力的誘惑和種種因素的考慮,李斯同意了趙高的建議,改詔書立胡亥繼位,逼死公子扶蘇。令李斯沒想到的是,這樣的選擇并沒能使他得償所愿,與虎謀皮勢必會被虎所傷。
深陷斗爭漩渦下場悲慘
胡亥繼位后,趙高獨攬大權,十分迷戀權力的趙高怎么會容許身邊有李斯這樣的人存在,李斯知道許多趙高的秘密,前期他們因為短暫的共同利益而合作,可現在共同利益消失,存在他們之間的只有利益的爭奪,他們之間的身份也不知不覺發(fā)生了變化,由前期的“合作者”到后期的“競爭者”,更何況,李斯還掌握著他篡改遺詔的秘密,在趙高眼中,李斯就是眼中釘、肉中刺,恨不能早除去,于是他設計陷害李斯。
李斯當初同意趙高的建議時,可能并沒有想到一個宦官到后來會有這么大能耐,他輕視了趙高的野心,忽視了趙高的破壞力,最終被陷害入獄。而李斯向秦二世胡亥寫的文書盡數落到趙高手中,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個宦官居然能達到在朝中只手遮天的地步。
在趙高的陷害下,秦二世胡亥以為李斯謀反,以謀反罪處斬,并牽連了三族,下場悲慘。在上刑場之前,李斯對他兒子表達回故鄉(xiāng)牽黃犬逐狡兔的意愿,從這些話中能夠感受到李斯的悲傷與懊悔,臨死之前他發(fā)出“黃犬之嘆”,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他已經放下了對利益的爭奪回歸本心了吧!
結語:李斯為了一己私利與趙高合謀改立繼承人,一生追名逐利,到頭來卻下場悲慘,原本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逼死扶蘇扶持胡亥,卻依舊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前面大半生做的貢獻從此留下一個墨點。人們在權力的游戲中極其容易變成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身居高位者更是如此,權力越大便更不愿意放手,對此,你又有什么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