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史三國志上說,劉備這個人其實是不怎么喜歡趙子龍的,加上劉備本身有很嚴重的門閥思想,所以雖然趙子龍人很出類拔萃,但終究抵不過他的出身平平。而在三國演義中,劉備重情重義,沒有門閥考慮,但對于趙云看上去也確實沒有重用,那么果真如此嗎?
當(dāng)時白帝城托孤,劉禪守在成都,諸葛亮帶了劉備的兩個小兒子劉永、劉理過去。據(jù)說,其實除了這一行人,其實趙子龍也在其中。當(dāng)時劉備因為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所以還特意將趙子龍喚到床榻邊上,交代他要好好保護劉禪和他的兄弟,因為也只有他才能堪此大任。雖然這句話可能許多人不愛聽,但仔細揣摩,劉備的話確實有道理。
這里的保護更多的是充當(dāng)貼身警衛(wèi)的保護,而不是諸葛亮操持國家大計的輔佐和匡扶。劉備語重心長掏心掏肺的一番話,讓子龍非常感動,也徹底的明白了主公的心思。他把自己留在身邊,充當(dāng)自己的貼身侍衛(wèi),正是因為他放心自己的無疑,相信自己的為人,也因此才會將孩子的安全托付給自己,他跟了劉備這么多年,對他情深意重。
這一點,也正是劉備的高明之處,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劉備做大做強之后,身邊尤其需要趙子龍這樣的人來護衛(wèi):一要保證武藝高強,能夠保護主公的人身安全,幫助主公殺退威脅著;二要保證此人忠心耿耿,無語武強。趙子龍剛好就是這樣的人,如果不是劉備吩咐的他不會擅專。所以,劉備看中了他,而不是張狂霸氣的關(guān)羽,也不是性子如雷的張飛,這兩個人性子太剛,不適合做貼身護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