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和帝是東漢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時期使得東漢達到了鼎盛時期,開創(chuàng)了“永元之隆”。
可是漢和帝執(zhí)政初期,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他的個人能力,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讓東漢出現(xiàn)興盛局面的呢?其原因有三點。
1、能體會到百姓的感受
漢和帝能體會到百姓的感受,也為他后來能夠開創(chuàng)興盛局面,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礎。漢和帝為什么能體會到百姓的感受呢?
因為漢和帝即位后,竇太后攝政,導致了外戚專權,這使得漢和帝感受到了壓迫感,生活與工作也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這樣的感受讓漢和帝也認識到了百姓的生活也是很不容易的,這讓漢和帝有了想讓百姓生活過得寬松的想法。
2、解除了外戚專權
漢和帝想要改善百姓的生活,就必須要先解除外戚專權,然后親政,才能實現(xiàn)他的抱負。怎樣才能解除外戚專權呢?
漢和帝有辦法,他利用宦官設計,將竇氏家族的權力解除了,并開始親政,這為他后來興盛東漢掃清了道路。
3、勤政
漢和帝在解除了宦官專權后,就開始實施他自己的抱負了。漢和帝親政后,非常勤政,對朝廷的事務從不懈怠。
他對待百姓實行輕徭薄賦,對待災民實施免稅賑災,并招賢納士來完善朝廷官員的任用。因此東漢在漢和帝的勤政下出現(xiàn)了短暫的興盛的局面。
漢和帝執(zhí)政前期經(jīng)歷過磨難,因此他在自己親政后,才知道如何去客觀地權衡利弊,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所以東漢的永元之隆,告訴了我們,一個人在年輕時不順,是件好事。因為經(jīng)歷過磨難的人才會知道如何珍惜未來。
參考文獻:
《后漢書·帝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