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主張以后,儒家在我們中國的文化思想之中,就一直占據(jù)主導地位,對社會各個領域都產(chǎn)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儒家的經(jīng)典不可不讀,要想了解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就要從儒家開始。下面精選儒家的10句人生格言,帶領大家感悟儒家的智慧。
一、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墩撜Z》
做人既不能沒有原則,也不能斤斤計較。只要在大的原則上不超越界限,在小的細節(jié)方面,還是可以稍有出入的。
二、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墩撜Z》
過去的事情,已經(jīng)無法挽救,后悔是沒有用的,只能徒增煩惱。但未來的事情,我們還來得及修正,所以為將來考慮,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睹献印?/p>
人心都是肉長的,一個人做事講究良心,講究道義,支持他的人就多;一個人做事泯滅良心,不講道義,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
四、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墩撜Z》
人天生的本性其實都是很相近的,區(qū)別不大,只是由于后天環(huán)境習俗的熏陶,才彼此有了明顯的差別。
五、道不同,不相為謀?!墩撜Z》
如果兩個人的思想主張不一樣,那就不要在一起共事,否則的話,遲早都會發(fā)生矛盾,必定不會成功。
六、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有心非,名為錯,無心非,名為過。犯錯不可怕,如果明知犯了錯,卻還不知道悔改,那就是真正的過錯了。
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
凡事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要學會換位思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別人也不愿意做,所以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八、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為什么別人討厭我們呢?往往是因為做人太過苛刻,寬于律己而嚴于待人。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嚴于律己,寬于待人,那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了。
九、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墩撜Z》
如果提前說了大話,實際上卻沒有真正做到,君子就會為這種行為感到恥辱。
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墩撜Z》
無論是做領導的,還是做家長的,只要自己行為端正,即使不去發(fā)布命令,下面的人或者孩子,也會照著去做;如果自己的行為都不端正,即使發(fā)號施令,別人也不會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