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近,火了一個視頻。
一位老師在課堂上用紙團跟孩子講起語言暴力的危害。
她拿出一張平滑的白紙,把一角折起后展開,問孩子們:
“它,還平整嗎?”
然后用雙手使勁揉搓,并對著它說:
“你真難看!”
“你長得真丑!”
“我們很討厭你!”
直到揉成球一樣,對著它連說幾句“對不起”。
再問孩子們:
“它,還是原來那張紙嗎?”
孩子們眾聲答道:“不是!”
老師語重心長地教育孩子們:千萬不能做那個“揉紙團”的人。
語言都是有能量的,一句無心之語,可能拯救某個人,也可能毀掉一個人。
人的內(nèi)心如同一張白紙,一不小心弄皺了,哪怕盡力撫平,也很難恢復(fù)最初的樣子。
說話是本能,會說話卻體現(xiàn)了一個人骨子里的人品和善意。
貳
“流言這東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蘊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惡意,比流產(chǎn)更能讓人心力憔悴?!?/p>
舌頭是積福之根,也是作惡之源,最柔軟卻比暴力更傷人。
它不會讓你身體流血,沒有出現(xiàn)任何傷痕,卻會讓人傷心不止、痛苦不堪。
惡語喧嘩,好人退卻,令人唏噓。
每個人都覺得只是輕踩了一下,可千軍萬馬踩過后,還是原來的事實嗎?
語言暴力就像是一把尖刀,狠狠地剖開受害者的生活,留下一道傷口。
時間確實可以愈合身體的傷口,卻無法痊愈心里的傷害。
就像釘進墻里的釘子,即便時過境遷,即便拔釘而出,痕跡永遠都在。
有些人永遠不會知道,簡單的幾句話將會給別人帶來怎么樣水深火熱,可能就是內(nèi)心一輩子無法磨滅的陰影與傷疤。
不是每一句“對不起”,都能換來一聲“沒關(guān)系”。
道歉只是你的解脫,而不是別人的釋然。
叁
針尖不大但扎人最疼,舌頭無骨卻傷人最深。
不做語言的施暴者,讓肆意言語成為傷人的冷劍。
好好說話,是每個成年人的修行。
學(xué)會溝通,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做:
1.樂于傾聽
2.減少指責(zé)
3.換位思考
海明威曾說:“我們花了兩年學(xué)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xué)會閉嘴。”
一句無心的話,可能是救命的良藥,也可能是害人的毒藥;可能讓人心生歡喜,也可能使人心受重創(chuàng)。
我們無法堵住別人的嘴,但可以管好自己的嘴。
夸獎的話可以脫口而出,詆毀的話要三思而后行。
在真相復(fù)雜難辨時,不要無中生有,不要聽風(fēng)是雨,不會人云亦云,更不會跟風(fēng)指責(zé),少一點負(fù)面的語言,多一些正面的好話。
或許你無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但我們至少可以用一句溫暖的話帶給別人美好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