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是這樣,曾經(jīng)對生活懷揣過最樸素的夢想:
你希望通過自己的奮斗,改變命運;
你希望通過汗水,讓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
你希望用辛苦的勞動,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于是你每天勤勤懇懇加班,兢兢業(yè)業(yè)工作,忙得像個陀螺一樣停不下來。
可是你發(fā)現(xiàn),不管自己怎么拼盡全力,得到的結(jié)果都是不如人意:
每個月的工資只夠還信用卡;
全家人擠在一個逼仄的小房子里,根本不敢打聽房價;
天氣再冷,也只能騎著電動車去接送孩子,連擋風被都不舍得買貴的。
你以為只要埋頭苦干,就總有一天能過上好日子。
但現(xiàn)實往往是你越辛苦反而越窮,越窮就越辛苦。
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作家粥左羅在《學會成長》里說:人,永遠不要賺太辛苦的錢。
因為一旦習慣了賺辛苦錢,工作就會占據(jù)你所有的時間,讓你無法停下來思考。
久而久之,你奉獻了全部的青春,命運卻始終在原地打轉(zhuǎn)。
電視劇《天道》里,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王廟村的村民們勤勞肯干,但是祖祖輩輩卻擺脫不了貧窮的命運。
有些農(nóng)戶,甚至連一年4塊錢的電費都交不起。
高人丁元英來到這里后,立馬察覺了原因。
他發(fā)現(xiàn),王廟村的村民們雖然勤勞,但是他們只知道埋頭種地。
年景好的時候還能勉強糊口,碰上收成不好,大家伙只能忍饑挨餓。
有些人受不了這樣的日子,會去城里打工,在日頭底下搬磚、拉貨。
可就算再怎么努力,他們也只能混口飯吃,永遠達不到富裕的水平。
丁元英感嘆說:村民們的窮,不是因為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而是生存觀念出了問題。
一個人如果習慣了賺辛苦錢,那么繁忙的低價值工作就會占據(jù)他大部分的時間。
他就會在這樣的生活中,忙到無暇分身,最終陷入貧窮的循環(huán)。
這個社會,真正的財富一定不是靠盲目拼命賺來的。
如果你一味地去賺辛苦錢,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所賺的錢僅僅夠溫飽,并不能帶來境遇的改變。
并且,由于你一直在耗費體力連軸轉(zhuǎn),你的身心會愈發(fā)疲累。
你根本沒時間停下來思考,也沒有心情停下來享受生活。
你會漸漸喪失對未來的希望,最終變成一具麻木的行尸走肉。
心理學教授卡尼曼說:“重復且長時間的無盡忙碌,只要條件具備,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
難的是思考,沒有深入的思考,勤奮就沒有意義?!?/p>
一個普通人想要過得更好,就不能每天拿著死工資做著重復的事情。
因為這樣的工作只是混日子,日復一日得不到一點提升和成長。
所以以下3種辛苦錢,我勸你不要掙。
1. 透支身體換來的錢。
2. 犧牲時間換來的錢。
3. 麻痹精神換來的錢。
聽過一句話:真正影響你發(fā)展的,不是干了多少辛苦的工作,而是你的思想有沒有發(fā)生突破。
努力不值錢,努力用對了地方才值錢。
那么怎樣賺錢,才是正確的方式呢?
1. 改變固有思維。
2. 打磨專業(yè)技能。
3. 提高不可取代性。
▽
有一個放羊人,每天在烈日下辛苦放羊,收入很是微薄。
有位老者路過,問他如此辛苦放羊,目的是什么?
放羊人說:“娶媳婦。”
老者又問:“那么,娶媳婦是為了什么目的呢?”
放羊人答:“生娃?!?/p>
老者繼續(xù)問:“生娃的目的是什么呢?”
放羊人說:“還是放羊?!?/p>
你看,這就是放羊人的循環(huán)人生。
一個人一旦習慣了賺辛苦的錢,那么子孫后代,都會受其影響,在貧窮的困境中沉淪下去。
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從未思考自己賺錢的方式是否合理。
猶太人奉為圭臬的《塔木德》中,很重視人的勤勞,但同時書中也有一句話:
“僅僅知道不停地干活是不夠的?!?/p>
身體上的勤勞,永遠無法彌補思考上的懶惰。
唯有從辛苦的勞作中跳脫出來,用智慧的頭腦去賺錢,你的人生才能真正實現(xiàn)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