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不少人肩上都扛著巨大的生活壓力。
很多時候,我們出于仕途晉升、求取錢財、事業(yè)發(fā)展等等各種各樣的目的,必須參加五花八門的應(yīng)酬。這些場合不僅勞神傷身,有時候還可能因為自己能力有限而收效甚微。
那么有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現(xiàn)代社會的應(yīng)酬中游刃有余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首先從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首千古名篇說起,詩詞原文如下: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詩詞的意思很簡單,但是重點在后面加粗的幾句詩。孟浩然首先稱贊了洞庭湖壯闊雄渾的景色,八百里洞庭湖讓水天相接,洶涌激蕩的波濤似乎將岳陽城都撼動了。
其實這還只是孟浩然的鋪墊,他接下來才委婉地說出自己寫這首詩的真實目的。他說:“面對著煙波浩渺的洞庭湖,我想要渡過去卻苦于沒有船只。我一腔抱負卻依然碌碌無為,實在有愧于這樣的太平盛世啊?!?/strong>
我們要知道,孟浩然這首詩是要贈送給張九齡的,而張九齡是誰呢?他是當朝宰相,德才兼?zhèn)洌治諏崣?quán),人事任用他說了算。
因此,孟浩然接下來更進一步說明自己的意圖。他把張九齡比作“垂釣者”,言辭懇切地說到:“您現(xiàn)在治國理政就好比釣魚老翁一樣,悠然自得,游刃有余,我心中自然敬佩萬分,想要時刻追隨在您的身邊,奈何自己只是一介布衣,空懷仰慕之情啊。”
雖然這句話依然十分委婉,但是憑借張九齡的才華和見識,怎么可能不明白孟浩然的意思呢?他巧妙借用了《淮南子·說林訓(xùn)》當中的典故,“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說明自己想要步入仕途的志向、身為平民的無奈,希望張九齡能夠予以推薦和重用。
孟浩然這一首詩從寫景說起,以抒懷結(jié)尾,意境開闊,氣勢恢宏,情感真摯,既闡發(fā)了自己的遠大抱負,又稱贊了自己想要結(jié)交的對象,更恰到好處地說明了自己的目的,沒有絲毫諂媚的痕跡,可謂為人處世、說話應(yīng)酬的經(jīng)典之作。
可能很多人會批評這種行為是八面玲瓏、奸詐圓滑的表現(xiàn),其實我倒認為這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巴結(jié)奉承,反而是孟浩然極具人生智慧的體現(xiàn)。
試想一下,我們有誰能夠逃脫現(xiàn)實生活的約束?古往今來,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需要為了自己的生活而努力奮斗,放在當今社會更是如此。
如果我們不能鍛煉自己為人處世的技巧,提升自己說話辦事的智慧,可能在不經(jīng)意間就會被時代拋棄。為什么大家生來平等,有的人一輩子能夠成就一番宏圖偉業(yè),有的人一輩子卻碌碌無為呢?
差距就是在一點一點的生活細節(jié)中拉開的,能夠讀懂人心、善于交際的人可能在推杯換盞之際已經(jīng)將自己的事情辦成了,而固步自封、因循守舊的人可能空懷一腔熱血卻壯志難酬,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區(qū)別。
能夠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學(xué)習和鍛煉的機會,就是我們走向成功的鋪路石。可能很多人在夜以繼日的學(xué)習和實踐,但是還有很多人卻渾然不知,這就是差別。
我們怎么與人交際、飯局中如何讀懂人心、敬酒時怎么說話、生活中如何拓展人脈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天都會用到的技能,也需要不斷學(xué)習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