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所謂“天命”,就是即將到來的必然性的命運。
五十歲,人生過半,人生軌跡大致清晰,正是應(yīng)當(dāng)明白人生未來走向的時候。
在經(jīng)歷過歲月磨礪之后,對于身邊的人情世故,更要有一定的體會和把握。
魯迅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dāng)以同懷視之?!?/strong>
由此可見,朋友對于人生的重要意義。
處在人生承上啟下的關(guān)鍵之時,認(rèn)清身邊的朋友是雪中送炭之人,還是落井下石之輩顯得尤為重要。
身邊若是知心好友,縱落魄無依亦心有慰藉:不然,即使身處高位亦有跌重之險。
人過五十,遠(yuǎn)離花言巧語之人。
孔子曾說:“巧言令色,鮮仁矣?!?/p>
花言巧語之人,多是阿諛奉承,諂媚逢迎之輩。他們大都“工于媚悅而不諒”,甚至于“習(xí)于口語而無聞見之實?!?/p>
他們擅長察言觀色,挑揀最動聽的話來迷人心智。
殊不知,歌功頌德的香火會熏黑神像,媚悅的言語里隱藏著算計的手段。
戰(zhàn)國時期,七國爭霸,張儀自秦國出使楚國,一邊買通了公子子蘭和美人鄭袖,一邊以“獻商于之地六百里”的花言巧語哄騙楚懷王。
楚懷王禁不住這些哄騙之語,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齊楚斷交,最后落得一個舉國覆滅的結(jié)局。
詩歌《青蠅》有云:“讒人罔極,交亂四國?!?/strong>
就是勸諸君莫信如蒼蠅一般花言巧語的讒人,最后落個眾叛親離,國破家亡的下場。
花言巧語之人威力的巨大由此可見一斑。他們最大的武器就是蜜糖般的言語,在甜的你暈頭轉(zhuǎn)向時,才露出獠牙。
人到中年,家庭事業(yè)皆立,若不能分辨清楚花言巧語之人,被他們的甜言蜜語所侵蝕,來之不易的一切極有可能毀于一旦。
人到中年,遠(yuǎn)離是非之人
人到中年,萬不可與常說他人是非者過從甚密。
古時有《狀元醒世歌》云:“靜坐常思自己過,閑談莫論他人非。”
古人將此當(dāng)做人生修身齊家的至理名言終日行之,于今而言,亦是如此?!疚⑿殴枺簢鴮W(xué)生活】
《增廣賢文》中亦曾有記載:“說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他們今日向你抱怨別人,明日也可向別人抱怨你。
他們大都妒心旺盛,希望別人困頓,自己著錦繁盛。
與這樣的人相交,便是處在了是非漩渦的中心。
每日所見皆是他人的行差踏錯,每日耳聞皆是別人的缺點錯漏。長此以往耳濡目染,定然心浮氣躁,滿心抱怨。
對于說人是非者,紀(jì)曉嵐曾有過極好的諷刺。在其所寫的因果故事中有這么一則:
有一婢女平生從不口出惡言,更不曾談?wù)撍耸欠恰?/p>
問起緣由,婢女說,其幼時曾見奶奶因常常說人閑話,口出惡言,以致從舌尖爛到舌頭,重病在床,不出幾日便去世了。
這則故事便是諷刺那些背后說人是非口出惡言的人,他們最終的下場就應(yīng)該如故事中那般口舌生瘡,不能言語。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人過中年,更要警惕那些說人是非的人。
不要讓自己的生活充斥著太多的嫉妒與不甘,“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p>
遠(yuǎn)離那些到處說人是非的人,要知道當(dāng)你凝視深淵之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那些背后說人是非,被是非環(huán)繞之人,身上的是非必然數(shù)不勝數(shù),總有一日,他們也會被是非反噬。
▽
孔子著名的“交友論”說:“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結(jié)交諂媚逢迎,花言巧語,當(dāng)面一套背后一套說人是非的朋友,于自身有百害而無一利。
人過五十,已經(jīng)是知天命之年,人生上升到另一個境界,所想所思也應(yīng)當(dāng)清晰許多。
在這個時候,更要把握住人生的航向,多與正直,誠信,知識廣博的人相處,減少自身的內(nèi)耗。
以寬容之心面對生活,以淡泊寧靜的心態(tài)對待人生,才能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走的更加平穩(wěn)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