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人對詩歌的表現手法,從古到今延續(xù)下來的的表達手法就是情景交融,觸景生情,情生心動,筆尖流露成詩。
意從心出,那我就從詩人的心境談起,詩人張繼官場不順,貶官乘船去上任,一路飄泊夜泊楓橋。
回想官場對自己的不公,江面寒冷的北風,伴著愁腸難以入睡,姑蘇城外的寒山寺的鐘聲,深深地刺痛了詩人心,姑蘇城外楓橋邊的楓樹隨風搖動,發(fā)出凄涼的聲音,攪動著愁緒不斷的升騰。
沿岸停泊的閃爍的漁火,撩得心里隱隱作痛。
長夜難熬,終于聽到了黎明的鳥啼,猛然抬頭,冰冷的月光已幻化成揭曉的晨曦,東方泛白,滿天的銀色,睡意全無。感嘆萬千,情不自禁地揮毫潑墨,賦詩一首以解心愁: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